近年來,為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昆明市公安局認真落實公安部、省公安廳工作安排,切實把全國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建設示范城市創建融入推進國家安全體系和能力現代化大局中謀劃布局,推動構建“六大體系”,全面筑牢安全防線,全面提升群眾的幸福感、滿意度。
2022年以來昆明市各重點領域、治安亂點排查率和整治率均達100%,刑事警情同比下降4.07%,“兩搶”警情“零接報”達315天。
構建“創建大保障”體系。圍繞“加強領導、組織推進、匯聚合力”,將創建工作列為黨政工程,形成“黨政領導、公安主導、多方參與”工作格局。成立領導小組,納入昆明市“十四五”總體規劃、重點督查督辦和平安建設考評。積極搭建“1+1+12+18”組織體系,組建實體化專班,健全工作方案,細化任務措施,以“三單制”推進工作。強化公安與信訪、民政、司法、住建、應急、武警等部門的聯勤聯動,加大“警企”協作,形成多方發力格局。
構建“數據大支撐”體系。按照“全域、全量、多維、即時”感知要求,“技防+物防+人防”三管齊下,全面提檔聯網視頻監控、車輛卡口、人臉卡口,“雪亮工程”通過國家驗收。持續推進公安大數據與政務信息、城市物聯網、互聯網數據共享聯通,為治安防控體系建設增添引擎。堅持“數據賦能、智慧警務”導向,研發應用一批實戰模型,搭建公安大數據實戰應用平臺、云計算平臺、態勢感知平臺,全面提升應對風險隱患的自動識別、敏銳感知和預測預警能力。
構建“圈層大查控”體系。按照“層層過濾風險、圈層防范風險”和“外圈保內圈、內圈保核心”思路,圍繞全市主要出入口和道路節點,筑牢環昆、環繞城高速、環主城“三圈”防控格局。堅持“優化整合、全量聚合”思路,把智慧公安檢查站、查緝卡點、數據卡點以及街面7類防控力量全部納入巡防體系這個“大面”,進一步完善“1、3、5”分鐘“雙快”處置圈。
構建“基礎大提升”體系。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大力推進“預防警務”。創建1個部級、5個省級“楓橋式派出所”,試點打造8個智慧派出所,2348個物業小區全部完成智慧安防改造,“零發案”小區常態保持在90%以上,村社治保會、派出所調解室、社區“一區一警兩輔”、行政村“一村一輔”覆蓋率均達100%。制定出臺“紅袖標”春城治安志愿者建設、出租房和流動人口以及專職協管員服務管理等制度機制,發動15.6萬余人戴上紅袖套、走上街頭,主動參與“紅袖標”春城治安志愿者工作。打造出昆明“紅袖標”、五華區“護國大媽”、官渡區“電子門牌”、西山區“分色管理”等一批經驗做法,讓群防群治力量在春城開花結果。
構建“要素大管控”體系。積極推動建設“智慧安防”,實現防控“無死角”,處置“新速度”。深化“平安單位”創建,推動加油站、中小幼兒園、醫院、銀行“智慧內保”系統全覆蓋建設應用,25家銀行機構和56家二級以上公立醫院安防建設率均已達標,2559所中小學幼兒園安防建設全部實現“4個100%”目標。
構建“網絡大監管”體系。以“凈網行動”為載體,嚴厲打擊各類網上違法犯罪,完成280余起全國性網絡案件的偵辦、取證和抓捕工作。建立網上網下動態監管“1126”工作機制,將每起涉網案事件納入一體化閉環處置體系。創新線上會議安保工作機制,有力保障COP15第一階段會議、南博會等重大線上會議安全,經驗做法全國推廣。三級以上信息安全等級保護測評率全國領先,網絡安全綜合防控成效進入全國第一梯隊。
下一步,昆明市公安機關將牢牢抓住“示范城市”創建這一重大機遇,全面提升“打、防、管、控、建、治、服”各方面能力水平,全力推進高水平的平安昆明建設,用“敬業福”守護群眾的“平安福”,讓“群眾滿意”成為城市平安建設“最亮底色”。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