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智慧停車軟件平臺升級改造和二期實施路段、車場設備建設和聯調聯試基本完成,一階段將于2023年1月5日正式運營。”12月9日,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從如皋市智慧停車二期新聞發布會上獲悉,該市目標2025年基本建成配建停車設施為主、路外公共停車設施為輔、路內停車為補充的城市停車系統;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供給充足、智能高效、便捷可及的城市停車管理系統,為現代城市發展、市民便利出行提供有力支撐。
停車難是時下不少地方面臨的問題。去年,如皋開發建設了“如皋智慧停車管理平臺”,同步配套開發了“如皋智慧停車”微信公眾號、微信小程序和APP。一年來較好地為廣大市民提供車位查詢、停車導航、車場預約、停車繳費等服務。數據顯示,截至今年11月30日,平臺注冊用戶244657個,微信公眾號注冊用戶114509個,APP下載3562次,綁定車輛96046輛,停車服務2247257次。長時間占用停車資源的現象明顯減少,公共停車位的周轉率明顯提高,出行停車難的問題得到了有效緩解。
如皋市城管局黨組書記、局長黃山虎介紹,針對智慧停車一期項目存在智慧程度不高、服務存在短板、覆蓋不夠全面等問題,今年如皋又適時啟動了智慧停車二期項目建設,并列入本年度為民辦實事工程。二期項目充分結合一期項目實施情況和國內智慧停車先進經驗,通過與相關部門和單位多次對方案進行會商,重點對實施路段、設備運用、新能源汽車充電設施配套、平臺升級、APP功能拓展等進行研究和討論,不斷優化建設方案,二期項目相比一期項目,智能化水平更高,服務功能更優。
“用實際行動解決群眾所需,不斷提升市民認同感、幸福感和獲得感。”如皋市交通產業集團黨委副書記、總經理許寧舉例說,如皋市外國語小學南側、安定小學南側、東皋幼兒園南側停車場在學校附近,考慮到家長接送孩子的需求,在上學放學時間段,將免費半小時延長至免費一小時。后期還將根據如皋道路臨時停車泊位收費的現狀,結合市民反饋意見,將道路臨時停車泊位實行差別化收費作為課題研究,調整各路段收費標準。
用智慧停車開啟智慧生活,保障停車資源共享共用,泊位信息互聯互通。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了解到,二期項目23條路段除寧海路、寧海西路因道路即將改造使用地磁外,其余21條道路全部使用高位視頻模式,該模式相比地磁模式,停車管理更加智能高效。在原有的微信、支付寶兩種支付方式的基礎上,二期項目增加了ETC支付。在城區新建ETC功能設備點位12個,廣大車主安裝ETC設備后,可直接通過ETC進行支付,實現無人收費的管理模式,給市民創造“無感支付”和“通行后付費”的停車體驗。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