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揮數據賦能作用,向科技要戰斗力。今年以來,銀川市公安局特警支隊為優化裝備管理模式,提升裝備運行效能,建成寧夏首家智能化警用裝備管理中心,經過半年的調試運行,為全區裝備管理智能化打造模板,初步實現了裝備管理“智能化、標準化、規范化”的建設目標。
據了解,智能化警用裝備管理中心運行,打通了裝備全生命周期管理的“最后一公里”,累計顯示錄入裝備5082件,其中涉及固定資產1411件。裝備庫存數量較之前管理模式更加清晰明了,各級人員可從不同視角實時掌握支隊及各單位警用裝備分布情況、動用情況、裝備狀態等信息,實現裝備管理實時信息共享。采用裝備位置大數據管理平臺、電子標簽抓拍、裝備維護預警等系統,對裝備采取信息化管理。截至目前,系統發出維護預警190條、報廢預警116條、出庫異常預警89條,有效完善了裝備保養、報廢及監管工作,信息化管理大力提升了裝備管理工作效率。
裝備使用可視化后,利用警用裝備大數據物聯網管理平臺,實現警用裝備從入庫、配發、使用及回收等環節全流程動態可視化管理。9月底以來,緊急調用帳篷等應急裝備物資30余件次,首次充分運用管理中心對裝備物資大數據掌控、分析、調用,快速投入保障實戰。
同時,堅持以創新為引領,以技術促應用,以規范促管理,不斷提高裝備管理規范化水平。將管理中心按功能劃分打造為“裝備管理操作平臺、裝備展示區、裝備存儲區、裝備保養區”四個模塊,做到裝備分布科學、存儲分級、管理高效。警用裝備管理中心應用電子標簽技術,采用RFID自動識別技術,對裝備管理采用分級分類管理,采用一物一碼,為裝備貼上“身份證”,裝備信息自動記錄,存放位置、保管人員、使用單位及流轉記錄等清晰記載,促使裝備“件件有登記、使用有記錄、個個有著落”。(圖片由警方提供)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