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力有限,民力無窮”。以市公安局“三下”工程和派出所主防“1551”模式創建工作為指引,公安鄠邑分局人民路派出所堅持“警治+自治,共治保平安”的工作思路,充分調動群防群治力量,探索建立了“派出所+保安公司”“公安民警+保安員”的警保共治機制。
通過“公安搭臺、公司配合,民警主導、保安參與”的方式,人民路派出所充分整合保安員力量,發揮其覆蓋廣、全時空、觸角多的行業優勢,構建警保聯勤聯動模式,延伸公安工作觸角,全面實現信息靈、防范強、發案少、秩序好。
“派出所+保安公司” 搭好“警保共治”平臺
保安員隊伍 “點多、線長、面廣”,廣泛分布在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社區村鎮、中小學校、醫療衛生等單位,以及社會各行各業,是一支重要的安防力量。
人民路派出所轄區共有6家保安公司,保安人員150余人。為更好地發揮這一力量的作用,人民路派出所與轄區幾家保安公司簽訂了“警保共治”協作書,將150余名保安員作為公安巡邏防控的外延,組建3支機動巡邏小組,以“強聯動、重巡防、護平安”為導向,協助公安民警對轄區商圈、夜市、公園等人員密集區域開展常態化“步行+視頻”巡邏工作,及時發現轄區不穩定因素及安全隱患,著力構建“屯警街面、網格布防、快速反應、高效處置”的社會面巡邏防控體系。
“近期大十字商圈盜竊電瓶車案件頻發,請各保安員加強巡邏巡防,發現可疑人員請立即上報!”民警通過“警保共治”微信工作群,在開展日常檢查的同時對各單位保安員發出工作預警提示。3月份以來,在警保員提供的各類線索及協助下,人民路派出所成功破獲各類系列盜竊手機、電動車電瓶被盜等街面小案、現行案件6起,成功為群眾挽回經濟損失共計5萬余元,使“警保共治”在公安機關群防群治、維護社會治安中充分發揮作用。
“公安民警+保安員” 服務群眾在身邊
公安民警和保安員協作共聯,相互配合,更快更好地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實現警保共治乘數效應。
“王警官!我醫院一名群眾和孩子走散了!家人十分著急,請你們幫忙一起找一找孩子!”,2023年3月4日中午,社區民警王銘波接到轄區中醫院警保員的電話,事態緊急,王銘波一邊讓警保員仔細查看醫院監控,發現走失兒童田某某在其父母在門診繳費時自行從醫院走出沿街向西走去,一邊分頭沿路開展尋找,同時立即在轄區“警保共治”微信工作群發布尋找信息:“一名6歲男童在中醫院走失,各位警保員發現線索請迅速與我聯系”,并將視頻截圖發至群內。
下午14時許,鄠邑區人民劇院警保員發現與走失兒童體貌特征相似的一名兒童,正獨自在劇院廣場玩耍,王銘波接到消息后一邊讓警保員隨時注意情況,一邊立即趕往劇院,經核對正是走失的田某某,在將孩子送還給其家人后,家長感激萬分地向民警和警保員連聲道謝。
“共治+聯動” 筑牢平安“防火墻”
在轄區學校、醫院、銀行、加油站、公園等重點場所,人民路派出所以這些重點場所為圓心,通過將半徑500米以內的單位、小區等保安力量組成一個“小網格”,整合了若干個“共治區”,打破了以往保安隊伍“自掃門前雪”的局面,使原來分散在各個單位的保安力量得到整合,參與到巡邏協作、緊急救助、糾紛調解等警務工作中來。
3月10日,民警在“警保共治”微信工作群發出聯動指令:“東關小學大門口有可疑情況!請周邊聯勤小組迅速在東關小學校門口集結!”,僅用了10分鐘,周邊保安人員就集合完畢,隨后,民警模擬有不法分子沖撞學校的情景,就演練過程中可能發生的事情,以及如何進行有效防范等向參與演練的人員進行詳細的示范講解。通過保安‘共治聯動’模式,進一步整合了有效資源,切實維護重點場所周邊治安秩序穩定,增強了保安員的安保技能和防范意識,使家長及師生的安全底氣更足。
“小隊伍大用處”。人民路派出所將繼續發揮“警保共治”機制,做實為民警務,用實際行動解決百姓“急難愁盼”問題,使社會治理服務水平得到穩步提升。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