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梧州市公安局長洲派出所貫徹市公安局黨委提出的“一戰略三提升”工作目標,瞄準警務創新和基層社會治理主攻點,借創建楓橋式公安派出所的東風,在轄區泗洲村以創建“六無村”(即無黑惡勢力、無毒害、無邪教、無刑事治安案件、無群體性事件、無失信被執行人)活動為抓手,做強做實基層“小警務”,助力鄉村振興“大發展”。
該所延伸警務觸角,打造農村警務“小陣地”、 治安防控“小網絡”、 矛盾調處“小平臺”、 法治宣傳“小課堂”四小警務模式,筑牢前沿警務“橋頭堡” , 打造服務群眾“中心站”,實現“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務不缺位”,不斷提升群眾安全感和幸福感。
警務“橋頭堡”掌握主動權
“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梧州市長洲區長洲鎮泗洲村,位于西江流域上沖積洲島上,四面環江,地理環境較為獨特,共16個村民小組、1056戶、4000多人;泗洲島通過長洲水利樞紐大壩與長洲島、潯江南岸相連,距離梧州市市區路程約12公里,被譽為梧州“城市后花園”,是西江“黃金水道”上一顆璀璨的“明珠”。
今年1月中旬,長洲派出所接到泗洲村群眾報警稱,其堆放在空地內的建筑鋼材等物品被盜。案發后,警務室啟動快速反應“警務小組”,民警會同6名村警務助理、長安義工兵分兩路,通過智慧賦能數字偵查工作機制,圍繞案件相關線索展開偵查和研判。通過偵查,民警快速鎖定嫌疑目標,在距離案發不到24小時,民警就成功將犯罪嫌疑人抓獲。
“‘警務小組’切實做到預警在先,控制在前,掌握工作主動權,做到第一時間控制事態,穩控在最前沿,防范于未然。”長洲派出所教導員莫林斌介紹。
目前,派出所在泗洲村設立前沿警務室,建設一個政保、反詐工作站,建立“社區+治安+巡邏+管理+研判”的多崗位一體化綜合作戰單元。實行民警包村,民輔警下鄉,警務助理駐村。明確一名民警和兩名輔警定期進行巡防工作,掌控村治安大局,實現警務工作不缺位。選聘一名有擔當、有能力村民擔任警務助理,在警務室常駐,隨時關注村莊動態及時上報。警務室的“e政務”打造一個保障鄉村振興的“橋頭堡”、服務群眾的“中心站”。
今年春節期間,游客陳大爺和家人在泗洲村游玩時突發中風不省人事。接到求救后,長洲派出所副所長尹學良聯合村警務室警務助理、義警一同將陳大爺送到醫院搶救,使他脫離生命危險。
“陸島群防體系”鑄就“平安鐵閘”
“莫教導員,今天你們不用過來了,剛才因為堵車發生的矛盾我們已經解決了。”今年3月底,轄區派出所教導員莫林斌和警務室民警接到報警后,還沒到達現場,就接到警務助理陳建敏打來的電話。
無獨有偶,泗洲村兩戶村民因宅基地邊界不清引起糾紛,極有可能引發群體性事件,獲悉情況后,陳建敏第一時間向派出所報告。最終,在“三官一律”(警官、檢察官、法官和律師)的合力調解下,該事件被化解在萌芽狀態。
推行“警務助理”“三官一律”新型鄉村治理模式,改變了泗洲村以往治安防控、糾紛調處的被動局面,使村居的警情第一時間得到處置,糾紛第一時間得到調解,求助第一時間得到解決,筑起了農村治安防控第一道牢不可破的新防線,全面激活農村社會治安管理的“末梢神經”。
“長洲派出所聯合泗洲村委與中國移動梧州分公司建立戰略合作伙伴關系,三方充分利用大數據的便利和監控網絡的高效性,在泗洲島上安裝了30余個監控探頭,社會監控攝像頭在駐村警務室搭建智能化監控網絡系統,有效架構起監控網絡。”警務助理陳建敏介紹。
目前,派出所以村為單位,由5到10名糾紛勸解員組成一小組,還建立“一村一警務助理一微信群”,打造“指尖微警務”。“紅袖章”、治安瞭望員,建立聯戶聯防的網格化巡邏防范機制,施行“一村一警務助理”機制,吸收30多名村民作為警務助理,對每名警務助理都建立一個“保密檔案”,通過各種措施,警務助理成為警方打擊犯罪維護治安穩定的“秘密武器”。泗洲村構筑警務室、治安崗、天網、瞭望哨、警務雷達站、巡防隊以及微自治,構建了全方位“陸島群防體系”,鑄就島上村屯一個個“平安鐵閘”。
警民共治助力鄉村振興
“只要民警、群眾齊心協力,村里的大事小事兒都好辦。”這是泗洲村黨總支部書記覃建良多年的心得。覃建良介紹,在鄉村治理中,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破解了不少難題,采取自治、德治、綜治、法治等手段多元“驅動”,撐起平安和諧一片天。
泗洲村以村綜治中心為龍頭,實現區、鎮、村三級綜治中心聯網,還構筑聯防聯治平臺,在重點路段、重要部位安裝高清攝像頭200個;將轄區分為28個平安網格,下設30多名網格員,強化隱患排查、平安勸導、民情收集等工作,形成了科技化引領、信息化支撐的社會治理格局。
在距離群眾最近的地方,派出所的“貼心”服務更是無處不在。長洲派出所積極引導泗洲村創新農村基層自治工作機制,推行“一組一會一室”(村民黨小組、鄉村振興議事會、黨群連心室)制度。該村成立村民議事會16個,最大程度發揮議事會成員在村民間的親情、友情優勢,是泗洲村各項事業蓬勃發展的制勝法寶。同時在警務室打造一個“以茶為媒,以和為貴”的茶道調解室,創新六步調節法(即:一步“識茶”,甄別矛盾;二步“醒茶”,追根溯源;三步“泡茶”,公平公正;四步“斟茶”,把握分寸;五步“敬茶”,以禮相待;六步“悟茶”,紓解心結。),建立了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干群共建共治、社會防控專群聯動、群眾利益訴求表達、司法服務保障等五大治理機制,今年以來,泗洲村沒有發生一件刑事案件和越級上訪、安全事故及群體性事件。
泗洲村有20多年的“自助菜市”見證了該村民風淳樸。如今,自助菜市的墻壁上掛著“誠”“信”道德文化建設公益宣傳畫,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體現在自助菜市日常運營中。前來賣菜、買菜的村民將“誠”“信”看在眼里,落實到買賣中。
“山連水來水連天,和諧社會大家庭……”今年春節,在泗洲村青山廟百姓大舞臺,演員們在演繹有著濃郁泗洲方言韻味的《和諧社會大家庭》,臺下的觀眾也興致勃勃地一起合唱。
長洲派出所以“文化資本”下俚歌入選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為契機,泗洲村以傳唱下俚歌,推動自治、法治、德治“三治”有效融合,進行法制宣傳,提高村民法治意識。組織引導離退休干部、知識分子和工商界返鄉人士等“新鄉賢”參與到鄉村治理中,大力塑造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以傳唱下俚歌的形式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打造成為鄉風文明宣傳基地、群眾道德實踐基地,激發了廣大基層群眾的精氣神,凝聚起鄉村治理促振興的磅礴力量。(倪明、莫林斌、莫曉健)
民警和“紅袖章”治安積極分子在泗州島巡邏。長洲派出所供圖
長洲派出所與長安義工合影。長洲派出所供圖
民警深入走訪群眾。長洲派出所供圖
長洲派出所聯合長安義工聯勤安保。長洲派出所供圖
民警深入社區、村委開展宣傳防范活動。長洲派出所供圖
鄭重聲明:發布此信息目的在于傳播更多信息,與本網站立場無關。不保證該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數據及圖表)全部或者部分內容的準確性、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時性、原創性等。文章內容僅供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本站刪除。
聯系電話
微信掃一掃